停车入位看似小事,却关乎市民日常出行的大民生。合肥市正以科技创新为笔,以精细化管理为墨,在城市交通画卷上绘就智慧出行的新图景,让静态交通“活”起来,让城市脉搏“畅”起来。
9月17日上午,合肥泊车集团数智中心内,一场名为“‘智’敬文明,畅行庐州”的城市精细化管理体验活动正在举行。活动现场,市泊车集团自主研发的“停宜慧”智慧停车平台演示了实时余位查询、车位预约、无感支付等多项功能。特别是“无感支付”体验区,吸引了众多市民代表和大学生志愿者参与体验,展示了合肥市近年来在智慧停车与交通治理方面的成果和经验。
政策引领:顶层设计绘就精细化管理蓝图
“智慧停车不仅是技术升级,更是落实我市精细化管理三年行动方案的具体实践。”市泊车集团副总经理赵泽在活动启动仪式上的一席话,道出了合肥智慧停车建设的政策根基。
《合肥市精细化管理三年行动方案》明确提出“干净、有序、安全、宜居”的城市管理目标,要求实现从“被动应对”向“主动服务”、从“粗放管理”向“精细治理”的转变。这一顶层设计,为合肥智慧停车建设指明了方向。
“我们将继续深化城市精细化管理,积极听取民声、收集意见、关注停车诉求,持续扩大共享停车覆盖面,提升智慧停车服务水平,让文明停车成为庐州大地的一道靓丽风景线。”合肥市城市管理局考核指导处负责人彭跃松提出,希望广大市民朋友携手践行“文明停车、规范停放”的理念,拒绝违停、乱停;予人方便、予己方便,规范停车彰显翩翩风度;多点耐心、多点公心,文明归位让出道道通畅。
合肥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宣传科副科长王韶华在致辞中表示:城市精细化治理行动以来,各职能部门因地制宜推动“共享停车”模式,错峰释放空闲车位,合理利用闲置空地、高架桥下等空间,尽可能提供更多停车泊位。“希望大家从每一次规范停车做起,养成文明习惯,培养礼让之风!”
活动现场设置的“文明停车承诺墙”和“无感支付”扫码开通咨询台,成为政策落地的生动实践。参与者通过下载“合肥停车”APP,停车场现场体验“无感支付”的便捷服务,切身感受到政策创新带来的获得感。
科技赋能:智慧停车让城市出行更便捷
在合肥泊车集团23楼数智中心,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的数据仿佛城市交通的“智慧大脑”。“停宜慧”智慧平台正在演示车位查询、预约、共享、无感支付等多项功能,吸引着在场所有人的目光。这座智慧平台不仅实现了停车资源的信息化、系统化管理,更成为政府部门停车规划、治理决策的重要辅助。
“我们以‘无感支付’为支点,推动全市停车数据联网接入,最终实现‘一个平台,通停通付’。”合肥泊车集团研发相关负责人介绍,目前全市已有161个停车场接入无感支付系统,市民通过“合肥停车”APP或“停宜慧”小程序绑定车牌,即可享受“离场自动扣费、全程无需操作”的便捷体验。
随后,与会代表们来到东一环P+R智能立体停车库参观。这座采用集约化设计理念的停车库,宛如一个精密的“汽车电梯公寓”,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实现车辆的高效存取。这种设计,不仅节约了城市空间,更提高了停车效率,成为合肥市“盘活存量泊位资源”的典型代表。
民生导向:停车治理成效惠及千家万户
共享停车作为合肥破解停车资源分布不均的重要举措,也在活动中得到充分展示。目前“合肥停车”APP已上线123家共享停车场,推出夜间卡、周末节假日卡、工作日卡等多种错时优惠方案,有效盘活了各类车位资源。
合肥市路边停车泊位30分钟内免费停放,系统订单实时显示路边停车订单免费率达50%,基本可以满足市民路边停车临时办事需求;为新能源车提供优惠停车,今年以来,市泊车集团共为40余万辆新能源车提供优免服务,产生优免订单500多万笔。
“我们还依托停宜慧系统开发了停充一体化平台,可满足政府、企业和车主的多方需求。”合肥泊车集团研发负责人的介绍,让人看到智慧停车的更多可能性。这种“互联网+监管+服务”模式,依托城市级综合管理体系,实现对停车与充电设施的实时监测、数据分析和故障预警,为新能源车主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。
“通过今天的活动,我不仅了解了合肥智慧停车的先进技术,更感受到了城市管理为民服务的理念。”一位参与活动的市民表示。
从智慧停车到城市治理,从技术创新到民生服务,合肥市正在用“绣花功夫”编织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新图景。如今,停车入位这件“小事”,正在合肥变成展现城市治理水平的“大事”。当智慧停车遇见精细化管理,合肥市民的出行体验正在发生质的飞跃,这座城市也因此变得更加宜居、更有温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