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首批入选城市更新试点的城市,合肥正以精细化管理为导向,系统推进高架桥下空间的“功能重塑”与“品质升级”。近期,市泊车集团加速推进首批桥下空间停车场建设,金寨路高架(祁门路北侧)、北一环(胜利路两侧)两处桥下停车场将于国庆、中秋期间正式投入使用,共提供140余个泊位,试运营期间免费向市民开放。
巧唤醒,闲置空间微治理
过去,桥下空间易成为环境卫生与市容秩序的“盲点”。市泊车集团以“因地制宜,盘活资源”为思路,实现了从“闲置点”到“闲适点”的转变。
集团积极响应政府号召,深入挖掘城市边角资源,将昔日空置的桥下区域改造为规范停车场,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工程增量,更是合肥以“微治理”理念盘活存量资源的生动实践。随着一批高架桥下边角地块被激活,市民停车体验也迎来触手可及的幸福。
桥焕新,畅通城市微循环
改造的成效,更深层次地体现在对城市“微循环”的疏通上。桥上是川流不息的车流,桥下是井然有序的停车空间。市泊车集团以“沿线治痕”为路径,使曾经的“扰民带”成功蜕变为“便民带”。
金寨路高架(祁门路北侧)、北一环(胜利路两侧)两处停车场精准对接主城区停车刚需,让周边居民与商户率先享受“家门口”的停车便利。此举不仅缓解了区域停车压力,更通过优化桥区交通组织,减少了车辆因寻找车位带来的绕行与拥堵,有效提升了片区通行效率,让城市局部的交通“微循环”更加顺畅高效。
桥下空间的改造,是合肥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、建设舒适便利宜居城市的生动注脚。根据规划,市泊车集团将于2026年启动第二批桥下空间停车场实施计划。届时,所有项目将全面接入合肥市智慧停车系统,依托大数据实现车位共享与动态调度,进一步优化城市停车资源配置,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、高效的停车服务。